悉尼地理
悉尼位于东面的太平洋与西面的蓝山之间的沿岸盆地。悉尼拥有全球最大的天然海港──杰克逊港(Port Jackson),以及超过70个海港和海滩,包括著名的邦戴海滩(Bondi Beach)。悉尼的市区占地1,687平方公里(651平方英里),面积跟大伦敦相若。悉尼都会区(悉尼统计局)占地12,145平方公里(4,689平方英里),其有效范围是国家公园和其他未开发的土地。
悉尼占据了2个地理区域──坎伯兰峡谷(Cumberland Plain)和康士比高原(Hornsby Plateau)。坎伯兰峡谷是一个比较平坦,有些起伏的地域,横卧于杰克逊港以西和以南。康士比高原是海港以北的高原,海拔200米(656英尺),被草木丛生的溪谷切割开。悉尼最旧的区域位于平坦的地区。康士比高原,称为北岸,由于地势陡峭,发展得较慢,一直以来是人迹罕至的回水。及至1932年悉尼港湾大桥启用,才将高原与城市连接起来。
悉尼气候
悉尼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冬暖夏凉,全年降雨。悉尼的天气是由邻近的海洋调节的,所以内陆的西部城区录得较极端的气温。最暖的月份是1月,沿海地区的气温是18.6°C–25.8°C,年中平均有14.6日是30°C以上。录得的最高温度是45.3°C,1939年1月14日在维期4日的全国性的热浪结束后录得。 夏天略微凉快,沿海地区的气温很少降至5°C以下。最冷的月份是七月,平均极端值是8.0°C–16.2°C。录得的最低最小值是2.1°C。夏天和冬天的雨量相当平均,由于东风调节,上半年的雨量稍微高一点。平均全年雨量是1217.0毫米,适中且变化不大,年中平均有138.0日降雨。 降雪1830年代在悉尼市地区发生。
虽然悉尼不会遇上气旋或大地震,但厄尔尼诺南方涛动正正决定悉尼的天气状况:一方面是干旱和林区大火,另一方面是风暴和泛滥,与涛动相对的两方面结合。悉尼有许多毗邻森林地带的地区曾发生林区大火,尤其是1994年和2002年──林区大火倾向于春夏两季发生。悉尼容易遭受罕见的雹暴和暴风的侵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