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新加坡留学 小学道德课材为何叫好?

新加坡小学课材道德,在道德与思想教育上是如何做到的呢?
 
新加坡的国民教育价值观在某种程度上与中国的有相似之处,又有其独特之处。从小学开始,华文教师兼任“好公民”课教师,同时也对小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新加坡的共同价值观是: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关怀扶持尊重个人求同存异协商共识种族和谐宗教宽容”“家庭价值观:享受关怀互敬互重孝顺尊长忠诚承诺和谐沟通”
 
我们平时说道德很容易,可是说和做起来又是两码事情。如何把这些抽象的理念落实到具体的教育活动中?如何让这么小小的孩子懂得内涵与含义呢?新加坡的道德教材又是怎么样去实行的呢?
 
1、教材符合儿童年龄与心理特征。
孩子与孩子的心是最近的,而孩子的心又是充满幻想的。新加坡小学德育不是靠抽象的理论、教条的死背硬记来实现,而是把重心落在做个有修养的新加坡人上。《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颁布以来,如何进行有效的道德教育成为《纲要》实施的关键,其中也应包括吸收和借鉴国外一些有效的做法比如紧密结合孩子身边的事件,潜移默化地培养其道德价值观。让我们看下四、五年级的教材:
 
新加坡小学四年级2个学期6个内容:
能通过帮长辈做事来表达对他们的爱与关怀;
能说明家庭聚会的重要性;
能举例说明他们怎样对老年人表示关怀;
能接受祖父母和父母的劝告和教导;
能以实例说明他们怎样为家人着想;
说明为什么他们不应该做出有损家庭声誉的事。
 
新加坡小学五年级2个学期5个内容:
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不让父母为他们担心;
能表示他们珍惜并重视自己的家庭传统活动;
能说明每个家庭成员如何尽自己的能力,使家庭幸福美满;
能说明家庭成员之间互相关怀与了解,能加强家庭的凝聚力;
能明白他们应该了解祖父母和父母的处境,并且体谅他们。
 
您可以看出什么?这个的教材对孩子和教育去考虑什么呢?编写充分考虑到小朋友的认知能力,排除高深的理论,强化其实用性。
 
2新加坡小学教材的形式通俗易懂、版面设计充满童趣
以新加坡四个不同种族孩子的日常生活作为故事的架构,尽量保持其连续性,却又独立成篇,同时适当穿插历史故事、寓言和童话。我们看到课文多具故事性,易于学生了解。
 
 

传授观点 课程表达方式 教材编写形式最大的特征:孩子之所为,想孩子之所想。
“种族和谐,宗教宽容 四年级课文《参观教堂和寺庙》以人物志伟和朋友参观寺庙时的所见,让学生明白在参观寺庙、教堂等宗教场所时行为必须庄重;
五年级课文《新郎和新娘》以志伟、因尼安、阿密三人去参加纳兹里叔叔的婚礼时的所见所讲,让学生明白他们应该了解其它种族的传统文化和习俗。
“家庭亲爱与关怀 课文《家平失踪了》以家平出去玩耍不通知父母而使家人着急的故事,告诉学生不负责任的行为对别人会产生不良影响
“国家至上,社会为先” 课文《大禹治水》以大禹为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中华民族传统故事,让学生明白为什么应以国家为重。
“尊重个人,求同存异” 课文《我不再怕羞》以童话故事小黄鸟在众人面前怕羞到最后很有信心地在狮子生日会上演唱的经历,使学生明白应该了解自己的长处,并懂得如何加以发挥。

 
新加坡小学教材版面设计特征充满童,每页的字距与行距较大。每一页都是一张漂亮的多彩纸,在那五彩的底色上,平均每页附有一幅紧扣课文内容的插图,插图面积占整张纸的一半,色泽鲜艳,生意盎然,充满生活情趣,且又富有童真。很显然,这样的设计,在视觉效果上无形中又进一步冲淡了课程或多或少所具有的说教性。这样的课本,孩子的话谁拿到会不喜欢呢?
 
3新加坡小学课本配套练习册生活化
如在学了课文《曾子的三面镜子》,让学生认识到要善于检讨自己的言行后,活动册立刻结合学生的实际,从做事、做人、学习三方面列出四项内容,以“我的三面镜子”为题,让学生对照,检讨自己的言行。这样的问题设置,显然要比抄写若干条理论,实用许多。
 
4新加坡小学教学方式多样化
整个教学活动一般以情境设置导入,运用设身处地考虑法或文化传递法激发学生的思维,导入课文。多种教学活动方式:讲述、角色表演、讨论、唱歌、游戏、参观、访问(以上多为五年级以下使用)、辩论(多为六年级使用)。以学生己曾经历过的事情或假设或想象阐明人与人之间应该互敬互重才能和睦相处的道理。情境设置方式利于学生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去了解课文,不觉得课文厌烦无味而采取敌视态度。比如在教课文《我们不再争吵》中,教师以一个假设导入:如果有人偷看了你的日记,你的感受如何?学生的积极性就调动了起来。在课文《快乐的家庭》中,为了说明每个家庭成员如何尽自己的能力使家庭美满幸福,教师以一张自行车图片导入,要求小组成员把自己比作其中的某个部件,说出它的作用。
 
5新加坡小学学完一个课文还要干什么?学生和老师做什么?目的是什么?
当对一篇课文了解完后,教师会让与文中人物有相似经验的学生谈他们的经历与感想,也会让学生进行分角色表演。这种活动形式充分抓住了小学生的心理特征:相对而言,小学生的表现欲非常旺盛,他们没有太多的羞涩感。因此这种活动方式很受欢迎,孩子们常常在课上主动提出要进行分角色表演。整个活动寓教于乐,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学完一篇课文后,就要完成设在课文结尾的两个问题–“大家想”以及《活动册》。此时教师一般会让大家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完成,答案完全没有固定,小组成员集思广益,只要言之成理即可。此活动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而非注重文字作答,体现了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意腾新加坡留学中介www.eistudy.com以多年的留学中介经验为您的新加坡留学之路提供快捷的出国留学流程和全方位保障,零中介费!国内免费留学咨询热线:400-7160816 新加坡咨询热线:0065-67379958

 更多留学咨询 请关注意腾留学
新加坡留学美国留学澳洲留学英国留学加拿大留学返回首页

*
*
电邮 *
申请年级 *
国家 *
联络号码 *

最新的留学攻略将通过电子邮件发送到您的收件箱

如未收到,请检查垃圾邮箱或确认邮箱地址是否正确

*
*
电邮 *
报名年级 *
国家 *
联络号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