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要把生育率提高至1.5,从住房、养育、医疗、假期多方面提供支持
由多个政府部门参与筹备一年多的结婚生育配套于2013年1月21日正式公布。昨天,主管人口事务的副总理兼国家安全统筹部长及内政部长张志贤和五名部长一起召开记者会,宣布由多个政府部门参与筹备了一年多的结婚生育配套。政府宣布第四轮鼓励结婚与生育配套,每年拨款20亿元,从住房、养育、医疗、假期多方面鼓励年轻人结婚生子,希望把新加坡的生育率从目前的1.2提升至1.5,将从申购组屋、受孕补助、婴儿花红和保健补助金、平衡工作与家庭责任、鼓励父母分担养育责任五个方面,为新加坡人在成家和生育方面提供支持。
政府在2001年首次推出结婚生育配套,并在2004年和2008年两次强化配套。这次再次强化的配套包括13项鼓励措施,政府将提高目前每年16亿元的预算,每年拨款20亿元支持配套。以一个育有两个孩子的家庭为例,直至两个孩子13岁,这个家庭可获得总额约16万6000元的津贴。
婴儿花红也再次提高,第一和第二个孩子可获得6000元花红,第三和第四个孩子则可获得8000元,比之前增加2000元。当局将为新生儿开设公积金保健储蓄户头,并填补3000元补助金,协助家长应付孩子的医疗费用。
新方案有什么变化
新配套从申购组屋、受孕补助、婴儿花红和保健补助金、平衡工作与家庭责任、鼓励父母分担养育责任五个方面,为新加坡人在成家和生育方面提供支持。
预留新组屋给育儿家庭。政府将预留30%的新组屋给育有16岁以下孩子的首次申购组屋者,他们在等待预购组屋竣工期间,也能以负担得起的租金向建屋发展局租住组屋。 此外,政府也提高辅助受孕疗程的津贴和补助次数,分娩费也将划一。
有7岁至12岁孩子的在职父母每年可获得两天育儿事假,领养孩子的在职母亲也可获得四个星期的领养事假。根据新配套,短期员工也可享有政府承担薪金的产假。父亲将有一周陪产假,母亲也可从四个月产假中,转让一星期产假给父亲。张志贤说,新加坡人是新加坡社会的核心,而打造更强大核心的最好、最基本方法,就是鼓励新加坡人结婚生子。他说,过去30多年,新加坡的生育率一直低于2.1的人口替代率,这样下去,新加坡人劳动力将在2020年开始萎缩,新加坡人口也将在2025年开始下滑。新加坡去年的生育率估计介于1.28至1.3,比前年的1.2有所提高,但这只是很小的“龙年效应”,下来还要看这样的生育率接能否持续。他希望新一轮结婚生育配套能把生育率提高到1.4或1.5,长期目标是1.5。
社会生育率下降促使新加政府面对
尽管全国家庭理事会主席林顺福欢迎新配套措施,但他认为措施仍不够“大胆”,可能无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他举例说,年轻人迟婚是问题之一,房屋的价格和供应量是他们的主要顾虑;为有孩子的夫妇提供购屋优先权,无法鼓励年轻人早婚早育。他也认为给父亲的陪产假不足够,“一星期陪产假虽然不错,若政府真的‘敢敢做’,应让母亲转让一个月的产假给父亲。”
其他学者发表看法:新配套没法解决
年轻人对经济能力的担心。新加坡国立大学社会学系暨亚洲研究所教授杨李唯君同样认为新措施将起到一定的鼓励作用,但亚洲很多国家生育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年轻人对经济能力越来越没把握,这一点在新配套中没有得到解决,也很难解决。她认为一星期的父亲陪产假可进一步提高,一星期的父母共用产假可以更长。她说:“夫妻应该希望在安排产假方面有更多灵活性,以做出最适合他们的安排。”
未来面对生育下降的政策措施
1月21日宣布的结婚生育配套只是政府应付人口挑战的“起点”,张志贤说:“因为我们面对的人口问题是新加坡人的人口问题,我们要打造一个能够让新加坡人受益最多的社会,我们所做的一切,都围绕这一点。”下星期,政府将陆续宣布其他人口措施。张志贤说,这包括确保新加坡人继续接受良好教育,有好的工作,能够实现他们的梦想;新加坡的社会和基础建设能够满足社会老龄化的需求;以及如何保持新加坡高质量的生活环境。卫生部今天将宣布协助低收入家庭应付孩子医药费的援助计划,而社会及家庭发展部明天将宣布托婴和托儿费相关措施,让托儿服务更负担得起。人力部也在探讨如何奖励为员工提供灵活工作安排的雇主。新结婚生育配套参考总理公署的国家人口及人才署在去年6月至10月间,收集的来自多个机构和公众的超过800份建议而制定。
人口政策的危机处理
去年国庆群众大会上提出一些鼓励新加坡人多生育的想法。今年副总理张志贤宣布了进一步强化的结婚生育措施,包括首次申购组屋的有孩子的夫妇享有优先权、更多受孕补助、更多婴儿花红、新生儿保健储蓄补助金、政府支付薪金的一星期父亲陪产假。希望新配套能鼓励更多人考虑成家,让新加坡不久后有更多宝宝!:)——总理李显龙在面簿留言
被问及新结婚生育配套是否会受到目前在进行补选的榜鹅东年轻居民的欢迎,主管人口事务的副总理兼国家安全统筹部长及内政部长张志贤说:“我希望会,但这不是考虑因素之一,我们筹备结婚生育配套很久了,花了差不多一年的时间讨论,收集了很多反馈和建议。我们早就说了会在1月宣布,这是计划的一部分。”
新一轮配套显示政府对鼓励新加坡人结婚生育的重视,家庭是社会的基石,我们不遗余力地鼓励和支持新加坡人实现他们的家庭愿望。除了政府的努力,社会每一分子都可以扮演一定的角色,为新加坡打造一个亲家庭环境。例如,雇主可为员工提供亲家庭环境,我们也可与家人、邻居、同事分享经验,鼓励他们把结婚生子看做重要的人生目标。曾经有个年轻女孩让我把结婚变得“时髦”,我会听从她的建议。政府需要每个人的支持,我们若能同心协力,就可以把结婚生育变成大家心目中的头等大事。
——协助张志贤副总理
处理全国人口事务的
总理公署部长傅海燕
那么如何看待这个生育带来的移民商机呢?
新加坡本地人越来越少,生育的下降促使移民政策去吸引一些人才,如果在新加坡留学,那么将来成为公民的可能性比较大,为了鼓励更多的移民或是新加坡人才措施,生育的孩子如果在新加坡出生长大,或是在新加坡留学,那么机会潜在是非常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