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过 “礼义之门” 当个 “南华人”
2013年刚进入南华中学就读的陈子扬(13岁)没想到自己跨越的不仅仅是南华的一道校门,也同时跨入了“礼义之门”。待他四年后从南华毕业,他将带着“南华人”的种种优良美德跨出这道“礼义之门”,将它们发扬光大。
南华八大校训-张贴前堂走廊柱上
为了让学生时刻紧遵校训,在生活中贯彻道德修养,南华中学去年把八大校训“忠、孝、仁、爱、礼、义、廉、耻”张贴在前堂走廊柱子上,并在校园广场正方高挂“礼义之门”牌匾。本月16至18日,全校学生参加了为期三天的品格训练营,各年级以跨越学校广场上的“礼义之门”开启训练,象征他们必须先恪守“礼义廉耻”,再建设“忠孝仁爱”的生活。这场庄严、隆重的仪式,成功让学生意识到品格的重要。陈子扬受访时认真地表示,跨越了礼义之门,他便成为了真正的南华人,必须遵守学校八大校训。现在他时刻紧记要待人有礼和有正义感,见到同学被欺负时更勇于挺身而出,为同学打抱不平。

为什么要展开这样的礼义之门?
仪式中让他印象最深的是,由级任教师逐一点燃班上每名学生手上蜡烛的“传灯”活动。“这个仪式象征老师把智慧传给我们,而我们必须好好利用所学到的知识去影响下一代。”校长洪葆说,南华向来提倡儒家思想,儒学是中一课程的一部分。过去三年,校方都为各年级学生举办品格训练营,让他们可以实践课堂所学。今年,为了让学生有更深层的体会,校方增设了跨“礼义之门”的仪式。据教师反馈,学生在参加了仪式和训练营后更受教,品格确实有所提升。
各年级品格训练营?但是主题与重点都不同啊?这个是新加坡文化?
每一年级的品格训练营主题和重点都不同,例如中一营强调的是帮助学生融入南华大家庭、了解南华校训。考虑到大部分的学生都是华族,中二营则将重点放在新加坡的多元文化,通过有趣的活动增进学生对其他种族文化的了解。中三营的训练主轴是户外探险和野外求生技能,借此培养学生的群体精神、毅力和体能。中四营的主题是“展望未来”,通过活动让学生学习21世纪技能。 她说:“这个 ‘礼义之行’的仪式和品格营,让学生把课堂上教导的价值观在生活中体现出来,做到‘知行合一’。我们希望学生进入南华后把修身部分做好,毕业后以真正的‘南华人’跨出校门。 ”即将在年底跨出礼义之门的中四生陈琬婷(16岁)在回忆日前的活动时说,她当日与同学一起高举象征百年树人的自制“礼义树”跨过礼义门时,心情很激动,也为身为南华人感到骄傲。他们跟着从班主任手中接过一双象征“正直之道”、印有“礼义”二字的筷子。 她说,现在的她,会时刻警惕自己要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南华八大校训,例如她从前只会向校长教师行礼,现在也会向清洁工人行礼问好。品格营中令她印象最深的是夜间步行活动。所有中四生于凌晨时分集体从怡丰城徒步走回金文泰一道的校园,全程长11公里。陈琬婷说:“我们走得很累又睡眠不足,但是在老师的鼓励下,我一直提醒自己不要轻易放弃,同学之间也彼此鼓励互相帮助。最后大家都完成了旅程。有了这次的经验,让我们更有信心面对接下来的各种困难,在准备中四会考时也能一样坚持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