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表现最佳 小六会考升学率达97.6%
在小六离校会考中考获全校第一,甚至是全国第一的学生,纷纷“退居幕后”。配合教育部不公开全国状元和优秀生名单的新做法,各所小学昨天公布小六考生成绩时改变往年的形式,不宣布或表扬考获最高分的学生,转而采取群体表扬方式。例如,南山小学请考获至少250分的70多名学生起立接受祝贺;除了全校的优秀生,道南学校也表扬每班成绩最佳的学生;公教中学(附小)没有公布优秀生名单,只赞扬学生整体成绩。华民小学请了约15名成绩优异的普通和基础班学生上台,但在表扬个别学生时特别介绍他们的良好品格和课程辅助活动的表现,并突出介绍一名糖尿病学生克服困难的经历。校长林伟杰说:“我们希望借此强调全人教育,让学生知道人生有多个方面,这都有助他们成长和取得成功。”
何伟俊接受记者采访时,即兴为大家高歌一曲,让一旁的母亲吴思諆(、新光学校总监潘丽萍、副校长黎小梅和继父黄有维看得乐呵呵。有些校长也不忘叮咛学生不要过于重视成绩。圣尼各拉女校一名学生告诉本报,校长苏惠兰在公布成绩前对她们说,会考分数只是一个数字,不代表未来的发展,千万别用这个数字定义自己。她提醒学生别去比较分数,因为总有人考得比自己好。今年参加小六会考的学生主要是龙宝宝,考生共4万8333名,比去年增加3000多人。这届学生的升学率为97.6%,是五年来最好的表现,有4万7163人升上中学。今年的最高总积分是285分,获得这个成绩的有南洋小学的谢丰宇。不过,南洋小学昨天公布成绩时,只集体表扬获得270分或以上的45名学生,包括两名品学兼优的学生,对这名全国状元只字不提。
教育部受询时并没回应是否有超过一人考获285分。
王瑞杰:宏观看待教育目的
一早在成绩放榜前,教育部长王瑞杰在个人面簿留言,解释不公布全国状元和优秀生名单并不单纯为了减轻家长和学生的压力,也不意味不重视优异表现,而是要更宏观地看待教育的目的。对于学校和教育部的新做法,大多受访家长都欣然接受,学生却仍然想知道谁是学校和全国状元。南山小学学生李怡庆(12岁)说,即使学校不公布校内成绩最佳的学生姓名,同学间也互相比较和打听。他说:“我想知道我在朋友中的排名、考试表现如何,还有跟朋友的差距。知道排名后,同学会鼓励我加倍努力,取得更好的成绩。这对我有激励的作用。”
总理面簿留言 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南山小学校长汪美玉受访时说,配合教育部的大方向,学校今年起不会把校内成绩最佳的学生资料放上网,明年举行的常年颁奖典礼也不会为前十名成绩最优秀的考生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