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政策之食品包装要印上“每日摄取量”标签

新加坡保健局在冷藏公司(Cold Storage)旗下一家超市举办一场提高公众对全谷食品(whole grain)营养成分的意识的记者会。食品包装将印上“每日摄取量”标签由新加坡保健促进局设计的食品营养成分标签将在本月底陆续出现在一些食品包装上,教导消费者如何平衡每日所摄取的营养含量。该局还有意把这个标签计划进一步推广到整个食品生产链,让标签无处不在。 新加坡保健局局长洪合成和保健局成人健康署署长林美娟过后接受记者访问,介绍即将推出的“每日摄取量”(guideline daily amount,简称GDA)标签。  洪合成说:“我们有意让食品生产链上的所有企业,上自制造商,下达分销商,都使用这个标签,让消费者获益。” 洪合成根据2010年全国营养调查指出,国人已比较注重饮食健康。2004年,只有8.4%的人每天吃一客全谷食品,这比率到了2010年为27%。
 
不过,国人每日所摄取的卡路里同时也上升了。调查显示,2004年,只有六成的人每周至少喝一次的含糖饮料。2010年,这比率为73.5%。营养师建议成人每周不得喝超过两罐含糖饮料。 洪合成指出,如果国人每天摄取额外200卡路里,体重在一年内就会增加五公斤。洪合成说:“我们必须教育公众他们每天应该摄取多少卡路里和其它营养成分。每日摄取量标签就能很明显地让大家知道某个产品中所含的卡路里有多少,协助消费者在购买食品饮料时,做出更明智的决定。” 初步安排是,凡印有粉红色三角形“较健康选择”标签(Healthier Choice Symbol,简称HCS)”的食品包装都将逐步加印蓝色的每日摄取量标签。林美娟说,保健局希望到了2014年,所有较健康选择标签食品也都印上每日摄取量标签。洪合成也透露,保健局将在接下来几个月推出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应用程序。通过应用程序,消费者在购物时拍摄产品包装上的条形码(barcode)时,手机或平板电脑屏幕上就会显示产品的营养成分。
 
冷藏公司发言人受询时说,公司自家品牌的果汁将率先在本月底,随着新的蓝色标签面市。每日摄取量标签以一客食物或饮料分量为准,显示这分量中所含的热量或营养含量,占一个成人每天所需摄取的含量的百分比。所有标签将列明卡路里含量,所有的标签都将列明卡路里含量。标签也会视食品饮料而异,选择性地展示其它四种热量或营养成分,即:糖、脂肪总量、饱和脂肪以及钠(盐分)。举例说,如果某个果汁包装上的标签的“糖”栏目显示“25%”,就表示消费者一天内若喝超过四杯(或四客)这款果汁,便已超过一天所需摄取的糖含量。 其实,许多国家已经推广每日摄取量标签,英国早在1998年就推出这个概念。
 
林美娟认为,新加坡推出的每日摄取量标签不会混淆消费者。虽然许多食物从外国入口,粗略统计显示,市面上其实只有5至10%的食品包装印有这类外国提供的资讯,因此保健局推出本地的每日摄取量标签,是推动本地饮食市场迈向教育消费者的一大步。 保健局透露,星狮集团(Fraser and Neave,又称F&N)和Pokka饮料公司已愿意开始在食品包装上印上每日摄取量标签。 职总平价超市以及牛奶国际集团(Dairy Farm Group)旗下的冷藏公司、Shop N Save和巨人(Giant)超市的自家品牌也将印有这些标签。 星狮集团和冷藏公司的代表都表示,会在公司内部对产品进行检测后,把其中的营养成分提交保健局审查。批准后,新的标签将成为产品包装设计的一部分,印上新标签不会有额外开销。负责新加坡食品市场的星狮集团食品与饮料部总经理徐光洁透露,星狮计划在今年内让印有每日摄取量标签的产品上架。 徐光洁说:“我们相信这样的标签能协助消费者在选购食品时,做出更明确的决定。”

*
*
电邮 *
申请年级 *
国家 *
联络号码 *

最新的留学攻略将通过电子邮件发送到您的收件箱

如未收到,请检查垃圾邮箱或确认邮箱地址是否正确

*
*
电邮 *
报名年级 *
国家 *
联络号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