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定期执照计划”下 艺术团体将能为演出自行分级。讯及新闻部长雅国博士宣布,媒体管理局推出新的“定期执照计划”,让艺术团体根据当局的艺术分级指导方针为自己的演出进行分级,从而简化艺术团体申请演出执照的过程。计划预计明年初实施。政府将放宽对艺术团体及个人表演者的管制,采取共同监管的方式,以两级式的准证架构让艺术团体自行决定演出的级别。
通讯及新闻部长雅国博士,昨天在国会拨款委员会辩论的通讯及新闻部预算宣布,媒体管理局(MDA)推出新的“定期执照计划”(Term Licence Scheme),让艺术团体根据当局的艺术分级指导方针为自己的演出进行分级,从而简化艺术团体申请演出执照的过程。这除了能节省时间,艺术团体也不再需要支付执照费。媒管局去年发出的艺术娱乐执照就超过500张。通讯及新闻部发言人受询时说,2010年的审查检讨委员会(Censorship Review Committee)曾向政府建议采用定期执照计划,以给予艺术团体与当局更多共同监管空间。当时,通讯及新闻部的前身新闻、通讯及艺术部也接受了这个建议,并由通讯及新闻部和媒管局进一步发展这个概念。计划预计明年初实施。
目前新加坡本地的艺术团体都符合获得第一级执照的资格。只要是不触及种族宗教或政治内容的G级演出,拥有第一级执照的艺术团体可为自己的表演分级。但如果演出内容不符合规定,还是必须交给媒体管理局分级。所有取得第一级执照的团体都必须由一名担保人签下一个1000元的表演合约,但只有触犯条例时才需交出这笔钱。目前,不同种类的艺术团体每申请一次执照的费用为每天5元到10元。第二级执照则让艺术团体自行为所有演出进行分级,这包括R-18级的表演。过去三年拥有良好记录,并至少公演或展出五个作品的艺术团体,将可申请第二级执照。所谓“良好记录”包括准时呈交资料完整的执照申请、在宣传资料提供应有的忠告、遵守当局的执照规定及考虑到社群的感受而针对反馈作出回应。艺术表演的级别目前有三种:G级、忠告(advisory)级和R-18级。两种执照的有效期为一年,期满后可获得更新。当局在检讨各艺术团体分级的准确性,以及他们是负责任地进行分级后,再决定是否允许更新执照。现有艺术团体或个人表演者,有90%符合申请第一或第二级定期执照的资格。艺术团体有了定期执照后,可自行决定演出的级别,省下申请执照的时间和费用许优美:这不是放宽管制这其实并不是政府第一次为艺术团体推出类似措施,新闻、通讯及艺术部几年前分别推行过两年和一年“免审”制度,让有良好纪录的本地剧团,获得为期一年豁免审查的执照,无需每回演出都要申请执照。

对于这项新计划,身为舞台剧和电视演员的官委议员许优美受访时说:“我可以从两方面看这项新举措,定期执照可提高行政效率,能大大帮政府省下为每个表演进行分级和发执照的工作。“可是,如果谈放宽对本地艺术的管制,那个做法和以往并没什么不同,政府仍继续管制触及种族、宗教和政治的表演,它不见得愿意尝试进一步放宽对艺术团体的管制。”十指帮剧团总监张子健说:“行政上,这的确是迈进了一步,但什么是社群的责任和敏感度?这问题恐怕依旧没有回答。我不觉得这为艺术团体创造了更自由的表达空间。”
新加坡本地舞蹈团体化生艺术团团长梁佩贤则说:“对我们舞蹈团来说,这能为我们提供更多方便,其余的影响则不大,毕竟我们的表演很少被划定为限制级。”政府也与录像产品分销商一同管制忠告级的录像,这是进一步落实审查检讨委员会所提出的建议。 当局自去年开始同新加坡劳动力发展局合作,推出内容审查员的培训计划,经过培训的人员将有审查录像产品的资格。至今,已有50名审查员经过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