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亚太青年领袖峰会探讨全球问题

2013年,共有来自13个国家、26所学校的105名学生代表,就主题“容纳全球、分担责任”(Global Inclusion, Shared Responsibility)探讨全球问题。华中亚太青年领袖峰会今年邀请到历届最多国家的学生领袖到来参与。总理公署部长兼环境及水源部和外交部第二部长傅海燕,7月22日主持第七届华中亚太青年领袖峰会开幕仪式,并为“未来学校”项目第一阶段报告书主持发布仪式。傅海燕在致辞时说:“我们无法独自解决像烟霾和沙斯等问题
参与华中亚太青年领袖峰会的学生代表与傅海燕愉快地交谈。
 
    2013年,共有来自13个国家、26所学校的105名学生代表,就主题“容纳全球、分担责任”(Global Inclusion, Shared Responsibility)探讨全球问题。华中亚太青年领袖峰会今年邀请到历届最多国家的学生领袖到来参与。总理公署部长兼环境及水源部和外交部第二部长傅海燕,7月22日主持第七届华中亚太青年领袖峰会开幕仪式,并为“未来学校”项目第一阶段报告书主持发布仪式。傅海燕在致辞时说:“我们无法独自解决像烟霾和沙斯等问题,因为很多问题并不局限于地理和主权边界。”她表示,解决全球问题需要各国的交流与合作,并须具备创意和包容的心态,以及对彼此历史的尊重。她认为:“作为今日的青年、明日的领袖,学生应该培养对全球议题的全面了解。”
 
    中亚太青年领袖峰会开幕,傅海燕:青年领袖应了解全球议题。此届首次邀请到印度尼西亚和法国的学生参与峰会。对于此前烧芭所造成的烟霾问题,印尼学生代表卡丽娜(Karina Sarah Kusumadewi,17岁)感到非常遗憾。她说:“我们都知道环境的重要性,但还是有一些公司持续破坏环境。经过这一次,我们意识到与其他国家合作的重要性,就像这个峰会的宗旨一样。”在为期九天的活动中,参与的学生将到新加坡的七间企业学习,其中包括经济发展局、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新传媒等。此外,他们也将对自己所准备的议题提出看法并与大伙儿相互交流。在昨日的开幕仪式中,傅海燕也为《超越边界和热情驱动的学院》(A Borderless and Passion-driven Learning Institute)一书主持推介仪式。此书是华侨中学“未来学校”项目(Future School project)第一阶段的成果,收录了16篇有关创新教学方式的研究论文。
 
    出席仪式的教育部教育科技司司长谢汉文博士解释:“推出‘未来学校’项目的目的在于将科技、文化与教育相融合,让教学与学习有效符合这个科技与信息时代。而华中亚太青年领袖峰会也是迈向未来学校的一步,是一个跨国界、跨文化的青年活动。”今天,参与峰会的学生代表将到总统府与陈庆炎总统会面。
 
*
*
电邮 *
申请年级 *
国家 *
联络号码 *

最新的留学攻略将通过电子邮件发送到您的收件箱

如未收到,请检查垃圾邮箱或确认邮箱地址是否正确

*
*
电邮 *
报名年级 *
国家 *
联络号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