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4万1000个小一新生1月2日掀开人生新篇章。面对这个成长必经的道路,单纯的小学生更多地抱着好奇和期待到新学校去,但父母的心情想必不是三言两语就能概括。在立伟小学,许多新生的父母,还有一些爷爷奶奶专程陪伴子孙到学校报到。他们怀着忐忑的心情留守在学校,直到休息时间才看到小宝贝和三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一同到食堂用餐。小一生看到长辈兴奋不已,一些家长则用手机把孩子珍贵的成长画面拍摄下来。教育部长王瑞杰昨天走访立伟小学并向新生家长致词,呼吁家长以积极的心态看待教育,把学习视为之旅而并非一场短跑竞赛。他也为教育部新编的《好品德好公民》教材,以及新的品格与公民教育课程主持推介仪式。这个新课程今年起,在全国小一、小二年级和中学实施。内容更活泼 鼓励亲子互动 《好品德好公民》 新课本正式推出。 教育部用近两年时间新编的品格与公民教育材料正式推出,全国小一和小二生今年起率先使用《好品德好公民》新课本。王瑞杰受访时指出,和之前的课程内容相比,新编的教材有三大特点。以小学课程为例,新课本以更活泼的方式呈现生活实例和传统故事。课本也加入更多提问句,帮助学生通过思考和反思的过程内化价值观。另外,为了鼓励学生实践所学,课程也加入各种各样的活动元素。

图文并茂的写实例子,生动有趣的寓言故事,还有鼓励亲子互动的家庭活动……这就是新《好品德好公民》教材的特点。教育部用近两年时间新编的品格与公民教育材料正式推出,新加坡小一、小二和中学生从今年起开始新的课程。小三至小六生则从明年起使用新课本。自2011年上任以来,教育部长王瑞杰每逢新学年第一天都会走访小学。他昨早到榜鹅东立伟小学探访师生时为新的品格与公民教育(Character and Citizenship,简称CCE)课程主持推介仪式。王瑞杰受访时指出,和之前的课程内容相比,新编的教材有三大特点。以小学课程为例,新课本以更活泼的方式呈现生活实例和传统故事。课本也加入更多提问句,帮助学生通过思考和反思的过程内化价值观。另外,为了鼓励学生实践所学,课程也加入各种各样的活动元素。其中一个新活动是重点章节附设的“家庭时间”。家长可以通过课本列出的简单活动和孩子讨论问题及分享他们如何待人处事。王瑞杰希望家长能善用这些资源,积极塑造孩子正确的价值观。他向立伟小学的新生家长致词时说:“我坚信家长是孩子最初也是最重要的老师,这个身份是无人能取代的。家长能利用‘家庭时间’和孩子一起复习课文,和他们分享自己的经历。祖父母也能参与其中,和孙子畅谈做人的道理,这是很好的亲子互动时机。”

学生家长反馈正面,新的品格与公民教育课程通过三个主题,即身份、人际关系及如何做出抉择向学生灌输坚毅不屈、和谐、尊重、正直、关爱和责任感的核心价值观。课程内容引导学生从自我、家庭、学校、社会乃至国家和世界的层面实践好公民的理念。和小学不同的是,中学没有品格与公民教育课本,但学校可利用教育部提供的资源和设计不同的计划来巩固学生的价值观意识。立伟小学去年开始在一二年级试教新课程。该校品格与公民教育部副主任黄琬珺(30岁)受访时指出,学生和教师对新课程的反馈普遍上相当正面。这些评价的最大共同点是:新课本的内容更丰富有趣,课本由一个中心人物贯串不同章节的做法也能让学生更容易产生共鸣。除了课本内容,各校也会设计不同活动让学生实践价值观教育。立伟小学今年就打算推出早餐计划,让小一生为同学准备早餐,通过小小举动表达对朋友的关怀。由于品格与公民教育课主要以母语教导,教育部推出四套官方语言的小学课本。不同语文的课本内容大同小异,只是使用的寓言故事有差别。例如小一的华文课本包含铁棒磨成针和孔融让梨的典故。不修读任何第二语言的小学生则会在英文课本中阅读动物寓言故事。人力资源经理周筠萍(37岁)的儿子今年入读立伟小学。她赞赏新课本加入提问句的设计,觉得这能促进学生的思维,培养分辨是非的能力。她说:“孩子在提出想法的时候也能进一步运用华语。”家庭主妇陈颖玲(37岁)今天和丈夫一同陪独生女到立伟小学报到,两人后来也在礼堂的展示台翻阅新课本。陈颖玲说:“现在许多家长都很忙碌,每天能和孩子沟通的时间不多,所以像‘家庭时间’这种简单不复杂的活动十分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