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O水准会考及格率有多少?

   2013年O水准会考及格率达99.9%,比前年高0.1个百分点;五科及格率则突破了82%。O水准会考放榜,2013年的考生表现亮眼,及格率高达99.9%,比前年多出0.1个百分点。95.7%的考生考获至少三个科目及格。考获至少五科及格的学生比率更是创下近年来的新高,达82.7%。过去四年,这个比率一直维持在81%左右的水平。包括私人考生在内,去年共有3万4124名O水准考生,人数明显比往年少。这相信与升学渠道日趋多元有关。由于部分学生选择直通车课程或国际中心会考(IB)课程,O水准考生人数因此相应减少。往年的O水准一般都有至少3万6000名考生。4170名中四普通(学术)源流考生中,90.3%考获至少一科及格,跟去年相比微跌了0.2个百分点。符合资格入读理工学院基础课程(Polytechnic Foundation Programme)或符合理工学院直接入学计划(Direct Entry Scheme to Polytechnics Programme)要求的普通(学术)学生将受邀提出申请。

2013年O水准会考及格率有多少?

 
   O水准五科及格率创近年新高,新加坡科技中学首批考生成绩斐然。新加坡科技中学(School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首批毕业生成绩斐然,所有191名考生都能进入理工学院就读,其中98%能升上初级学院,另外还有55%考获至少五科特优的成绩。在所有的考试科目中,科技中学有九个科目取得超越全国特优水平的成绩,其中除了数理科目,还有英文和综合人文科目,颠覆了传统上理科强、文科就弱的既定印象。科技中学是教育部继体育学校、国大数理中学和艺术学院后,开办的第四所自主专才学校,是副总理兼财政部长尚达曼任教育部长期间,于2008年3月宣布成立的。学校于2010年在金文泰的临时校舍开课,去年1月搬到联邦西道的新校舍,学生总数达800人。校长蔡初发说,学生的表现着实超出了他的预期,不过最令他欣慰的是学生真切地享受了四年的学习过程,好成绩只是锦上添花。“在科技中学,学生不单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更是在探索自己的兴趣……这里肯定不会出现考后焚书的情况。”蔡初发透露,他与副校长每年都会分别跟四个年级的学生进行对话,搜集他们的反馈,而反馈显示,学生很享受校园生活。除了教师,他特别感谢家长对学校的信心,愿意“冒险”在学校还没有任何成绩纪录的情况下,把孩子交托给科技中学。有别于多数中学,科技中学的教学着重实践,实验课、小组专题作业和校外远足与交流占了课程极大部分。即使是课堂学习,也都以学生为主导,学生上课时都是人手一台电脑,能即时与教师进行交流。这种“非主流”的学习方式,最终却在主流的会考模式中取得佳绩。
 
   蔡初发说,实践学习结合课堂与课外的活动,激发孩子的学习热忱,促使他们产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因此考试模式不会对他们造成太大的影响。不过他坦言在临近会考时,还是得让学生调整学习方式备考。以英文作文为例,学生平时已习惯用电脑打字写文章,但会考毕竟还是用纸笔,因此还是要让学生习惯用纸笔来写作。尽管每年都收到超过1500份申请,但科技中学将继续采用直接收生计划录取学生,实行不超过25人的小班制,确保每年录取的学生维持在200人左右。
 
   当年未能入读首选中学如今会考成绩依旧优秀,五年前,魏永兆(17岁)一度为了没能进入首选的中学而伤心,五年后的今天,他庆幸当初进了新加坡科技中学,昨天领到的亮眼成绩是最好的证明。他共考获六科A1两科A2,清一色特优的好成绩。他说:“科技中学以实践为导向的学习方式非常适合我,是我认为最利于吸收和检测学习成果的学习方式。”除了努力念书,魏永兆也活跃于学校武术队。主张“学习时用心学,玩乐时尽情玩”的他,已在理工学院直接收生计划下,获义安工院录取修读分子生物科技专业文凭课程,未来想朝疾病研究或法医科学发展。在他的影响下,弟弟魏永铭(13岁)也报读科技中学,今年中一。母亲辜慧琴说,两个儿子从小就对科学有浓厚兴趣,因此她对他们的选择非常支持。“虽然科技中学是新学校,老大还是第一批学生,但是我对本地学府有信心,而学校也确实把学生教得很好,给了他们很多自主学习和校外体验的机会,例如培养他们的企业精神和社区服务精神。四年下来,儿子变得充满自信。

*
*
电邮 *
申请年级 *
国家 *
联络号码 *

最新的留学攻略将通过电子邮件发送到您的收件箱

如未收到,请检查垃圾邮箱或确认邮箱地址是否正确

*
*
电邮 *
报名年级 *
国家 *
联络号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