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科技学院(Singapor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简称SIT)

  新加坡科技学院目前有34个学生自发成立的兴趣俱乐部和组织,钓友会便是宗旨较独特的一个。其他各式各样概念新颖的学生活动中,包括新科大学生成立的“遥控飞机俱乐部”及“酿酒俱乐部”,以及由耶鲁—新加坡国大学院的一组学生所创立的倡议小组,旨在促进与外籍客工等容易被遗忘社群的沟通。垂钓对不少人来说是休闲嗜好,但在新加坡科技学院学生赖思文看来,钓鱼是对体力和心理素质的锻炼,绝对有潜力在本地发展成为一种体育竞赛。为了推动钓鱼“升格”为运动项目,他去年2月在校内创立钓友会(Anglers Club),如今有17名会员每周相聚垂钓。除了向年轻人推广钓鱼乐趣,俱乐部前天举办了本地首个校际钓鱼比赛。
 
   推广嗜好和丰富学习生活,大学生按兴趣自创课外活动。即将转型为第五所大学的新加坡科技学院(Singapor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简称SIT),目前有34个学生自发成立的兴趣俱乐部和组织,钓友会便是宗旨较独特的一个。另两所“年轻”大学,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Singapore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d Design,简称SUTD)和耶鲁—新加坡国大学院(Yale-NUS College),同样鼓励并支持学生按自己的兴趣,发挥创意,成立及参与兴趣小组,丰富学习生活。
 
   学生表示有助培养组织能力,在各式各样概念新颖的学生活动中,就包括新科大学生成立的“遥控飞机俱乐部”及“酿酒俱乐部”,以及由耶鲁—新加坡国大学院的一组学生所创立的倡议小组,旨在促进与外籍客工等容易被遗忘社群的沟通。获政府赞助到科技学院修读航空工程学的公务员赖思文(30岁)说:“钓鱼其实考验耐力和技巧,尤其在钓到大鱼与它‘搏斗’的时候。钓友会的活动也培养我们的组织能力。为了筹办比赛,我们争取到商家和校方赞助,为比赛设计T恤和奖杯,希望提升比赛档次,让它成为年度活动。”前天在义顺宝瓶树生态园(Bottle Tree Park)举行的校际钓鱼比赛,共有六个大专学府派队参加。赖思文说,他们希望鼓励“可持续性”垂钓文化,比赛采用‘捉了就放’(catch and release)规则及使用人造鱼饵,减少水源污染。
 
创设本地大学首个酿酒俱乐部,新科大二年级生张伟文(23岁)是本地大学里首个酿酒俱乐部的副主席,也是创始人之一。约有20名成员的俱乐部前年成立,已酿制十批啤酒,包括荔枝、甜番薯等口味。张伟文说:“自酿啤酒在本地不普遍,能把它从一个兴趣演变成一个俱乐部,颇有成就感。”新科大“遥控飞机俱乐部”发起人是23岁的缅甸籍学生克拉文(Kyi Hla Win)。他一年前和同学成立这个俱乐部主要是对自动飞行器感兴趣。俱乐部制造的遥控飞机装置摄像机,可飞到建筑上空进行拍摄。克拉文说,他有意和同学探讨成立公司,提供高空摄像服务。耶鲁—新加坡国大学院一年级生冼天咏(17岁)去年底与另一名同学联合创立“与社群在地互动协会”(Committee for Appreciating and Meeting the People On Site ,简称CAMPOS) 。冼天咏说:“当我们经过正在兴建的金文泰校舍时会碰到不少外籍客工。他们付出辛劳建造我们未来的校舍,让我们萌生组织学生向他们致谢的念头。我们与校方和建筑公司公关接洽后,召集学生带食品和饮料探访工地,与客工交流,了解客工们的生活。”组织将在本星期五在临时校舍举办晚宴,邀请500名客工出席,其他学生团体将以表演慰劳客工。冼天咏说:“最近放假回来上课,碰到客工时,他们都会向我们挥手,令人倍感亲切。”

*
*
电邮 *
申请年级 *
国家 *
联络号码 *

最新的留学攻略将通过电子邮件发送到您的收件箱

如未收到,请检查垃圾邮箱或确认邮箱地址是否正确

*
*
电邮 *
报名年级 *
国家 *
联络号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