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佛士登陆前已是繁荣贸易港,教科书新加坡史推前五百年。2014年1月起,所有快捷和普通学术源流中一生在历史课上使用这本名为《新加坡:创造一个民族国家,1300年至1975年》的新历史教科书,以更广阔的视野学习新加坡史。米克西奇是新历史教材的幕后功臣。他过去30年在新加坡和本区域从事考古,收集数以万计的出土文物,证明新加坡700年前的繁荣。昌盛史的源头始于1819年莱佛士登陆之时。但早在七个世纪前,当时被称为淡马锡的新加坡,就已是个繁荣的国际贸易港口。
从今年1月起,所有快捷和普通(学术)源流中一生会在历史课上使用一本名为《新加坡:创造一个民族国家,1300年至1975年》(Singapore: The Making of a Nation-state,1300-1975)的新历史教科书,以更广阔的视野学习新加坡史。配合新教材推出,各校也收到装有新加坡出土的14至17世纪文物的1300份教学工具箱,让学生能在课堂里亲手摸到真正的古文物,了解它们背后的涵义。
教育部发言人指出,新教材以14世纪作为起点,能让学生探讨新加坡的商港起源,以及新加坡与世界和区域的联系。“过去的教材也收录14世纪的新加坡历史,但随着更多历史佐证出现,这段早期历史的叙述也变得更丰富。”新教科书也包含许多国家文物局提供的资料。文物局受询时说,国家博物馆和亚洲文明博物馆向来都有展示新加坡700年的历史,其学生项目能与教育部课程相辅相成,从小培养学生欣赏历史文化的内涵。
国大副教授表示十七世纪衰弱以致被误认为是渔村,建议修改历史教材并提供教学工具箱的是新加坡国立大学东南亚研究院副教授约翰·米克西奇(John Miksic)。30年来,他在新加坡和本区域考古,至今挖掘到50万件文物,包括中国瓷器、爪哇雕像、印度琉璃等。整理和分析这些文物就花去了15年的时间。他昨天受访时说:“让学生亲手分析这些第一手资料是革命性的教学法,很高兴教育部接受了建议。这些学生今后将能向长辈们证明,早期新加坡的繁荣的确存在。”新教科书讲述了新加坡在1300年至1600年期间,是一个拥有1万人口的贸易港口,其崛起与苏门答腊室利佛逝(Srivijaya)王朝的衰退息息相关、而季候风航海技术造就了新加坡当时的辉煌。米克西奇说:“当时的社会相当繁荣,人们会使用中国钱币和纸币,有各种制造业,包括酿酒业、铸金业。这里也是区域的交汇点,船只进出频密,人口也多元,有马来人、华人、印度人、爪哇人等,和现在的新加坡差不多。”不过,从1600年直至莱佛士开埠,新加坡的发展进入了暗淡期,以致后来被误认为只是一个渔港。他说:“荷兰人抵达东南亚,人们纷纷离开新加坡。我们在苏门答腊就挖掘到不少欧洲人和土著交战的战场。”米克西奇还告诉记者,新加坡曾挖掘出拥有千年历史的斧头,证实新加坡可追溯的历史早于1300年。新加坡传统文化学会会长蔡爱琳说:“我们过去以为,新加坡历史不够悠久、身份认同不太强烈、文化也没厚度。新证据显示,早在英国殖民者登陆前我们已在东南亚扮演重要角色,吸引不同地方的人前来,是700年前的环球化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