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清洁运动 学生要参加清洁工作

    学校培养年轻一代社区责任感,学生将主导并参与社区清洁运动。为培养年轻一代对社区的责任感,所有中小学与初级学院将推行清洁运动,由学生提供建议,并在校内与社区展开爱护环境的工作。教育部长王瑞杰昨早受邀出席第七届教师研讨会时透露这个消息,清洁运动将是“德育在于行动”(Values-in-Action)的其中一环。他指出,学生将扮演主导角色,由他们提出如何保持学校与社区清洁的建议,校方则从旁协助学生把点子化为行动,以可持续的方式在社区推展。今年的教师研讨会主题为价值观教育,王瑞杰在致词时以日本小学教育为例说明,从小培养学生对社区归属感的重要性。在其中一所小学,学生分成六人一组,由小一至小六生组成,小六生当组长负责照顾组员,一起上街捡垃圾,确保邻里清洁。学生在过程中也因此培养起领导能力。他指出,新加坡学校位于邻里,如果学校也能为邻里尽一份力,让居民看到学生对社区的贡献,邻里学校的形象也会由此改变。不少家长向王瑞杰忆述他们在求学时,如何轮流清理课室与厕所,并对多年前展开的“用手劳动”运动给予好评,教育部因此计划在全国推展类似运动,培养学生爱护环境。要让孩子成为关怀社会,贡献社会的公民,他们须学会对公共空间,如校园与邻里具有归属感与责任感……我希望,学生能成为清洁运动的倡导者,能将责任与爱护环境的价值观内化。
 
   清洁运动预料下半年推出,清洁运动的其他细节,教育部较迟时会公布,清洁运动预料将在今年下半年推出。目前,已有14所学校同新加坡公共卫生理事会,合作打造清洁的邻里,其中一所学校是德明政府中学。学生会定期到蒙巴登惹兰峇株(Jalan Batu)的小贩中心,与加冷小贩中心检查厕所清洁、清理垃圾,并向小贩宣导卫生知识等。负责这项计划的教师梁瑞苓在受访时说,每个年级的学生会进行不一样的清洁工作。例如,中一学生会到河道捡垃圾。她发现,学生参与几次的活动后,更能体会爱护环境的意义,并会自动自发地进行清理工作。共有2000多名教师与教育学家参加为期两天的教师研讨会,交换教育心得。前总统纳丹也是研讨会开幕仪式的其中一位嘉宾,他已将记录他成长经历的作品《我生命中的50个故事》(50 Stories from My Life)捐赠给各学校的图书馆。王瑞杰呼吁教师利用这类具启发性的故事,培养学生的价值观。教师应给学生树立榜样,教师之间也要继续发扬互助与相互学习的文化。
 

*
*
电邮 *
申请年级 *
国家 *
联络号码 *

最新的留学攻略将通过电子邮件发送到您的收件箱

如未收到,请检查垃圾邮箱或确认邮箱地址是否正确

*
*
电邮 *
报名年级 *
国家 *
联络号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