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实际总工资上升2.9%,劳动市场紧缩和经济情况改善,促使雇主去年给予员工更高的加薪。人力部《2013年工资报告》显示,私人领域发给雇员的总工资,包括雇主缴交的公积金,去年增加5.3%,比前一年的4.2%高。加上通货膨胀纾缓,扣除了通胀的实际总工资扭转2012年下跌0.4%的情况,上升了2.9%。新加坡去年的通货膨胀率从前年的4.6%下降至去年的2.4%,而经济好转使84%的私企取得盈利。

生产力增长落后于实际总工资增幅,回顾过去十年,尽管员工待遇提高了,实际总工资每年的涨幅也接近劳动生产力年增长,但去年生产力增长却落后于实际总工资增幅,违背了工资增长应由生产力推动的期望。从2003年至2013年,实际总工资每年增长1.5%,略高于每年1.4%的劳动生产力增长。生产力去年萎缩0.2%,虽比2012年1.4%的跌幅低,却延续了前年实际总工资增幅超越生产力增长的情况。近4900个有至少10名雇员的私人企业接受了人力部的工资调查。就不同行业和员工级别的工资增长情况而言,基本和总工资增幅比平均增幅高的行业都属服务业,如行政与支援、房地产、运输与仓库以及批发与零售贸易;制造业和专业服务业的工资增幅则比平均增幅低。由于在低级别工人这一层存在人手不足,普通工人(rank and file)5.6%的总工资增幅创下13年新高,增幅也比管理级员工4.9%的增幅高。普通工人不包括花红的基本工资增幅则从前年的4.3%提高到5.4%,创下16年来的新高。这也是普通工人基本工资增幅自2002年以来,比管理级人员的增长(4.7%)来得高。报告指出,普通工人基本工资增加也可归功于全国工资理事会指导原则。截至去年12月31日,近77%雇有月入低于1000元员工的私企,给予或打算给予这些员工加薪,这比前年的六成高出不少。当中包括57%的私企按照工资会建议,为月入1000元或以下的雇员加薪至少60元。前年,按照当年工资会指导原则,给予低收入员工至少50元加薪的私企只有28%。去年为低收入员工至少加薪50元的企业则有63%。雇主显著提高员工基本月薪,导致常年可变动花红去年只比前年高出0.9%,平均达2.21个月的基本薪金。由于管理级人员的薪金配套中的大部分更具灵活性,同时与表现挂钩,初级和高级管理人员所得的花红一般比普通工人来得多。另一方面,86%员工在已设立灵活工资制的私人企业工作,比10年前的76%高出不少。这些企业不是已经把同一级别员工的最高和最低薪金跨度缩小,就是把常年花红与公司的主要表现指标(KPI)挂钩,或在工资中并入每月可变动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