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公共巴士系统开销大,英国政府承担“可观”数额。伦敦公共巴士系统的服务素质虽高,但成本不菲,每年经营花费超过10亿英镑(21亿新元),其中由英国政府承担的部分相当可观。因此若以伦敦经验为鉴,新加坡政府未来投入公共巴士服务的开支预料会大幅上升,车资的调涨可能在所难免。伦敦交通署的资料显示,伦敦公共巴士系统去年一共花费17亿英镑,比当局在2001年推出“服务素质奖励计划”前,足足高出近1.5倍。根据会计公司毕马威(KPMG)在五年前进行的分析,导致巴士服务开销剧增的因素,包括油价、司机薪酬调整、巴士网络扩大及给予业者的奖励金等。

配合巴士公交服务开销的迅速上扬,英国政府每年所给予的津贴也相应增加,从2000年的4100万英镑,激增至2008年的6亿5300万元。车资由伦敦市长决定,虽然政府补助金额甚高,而且逐年上升的乘客量带来更多的车资收入,但伦敦公共巴士车资未因此降低;相反地,当地车资近乎每年都会按照零售价格指数等指标的涨幅而调高。伦敦巴士车资采划一价格,以Oyster卡(相当于本地易通卡)支付的单程车资,从2004年的70便士(pence),倍增至目前的1.45英镑。在伦敦交通署负责处理巴士竞标事务的合约招标经理托马斯说:“伦敦公共交通车资全权由伦敦市长决定,市长若决定起价,交通署将给予相关技术援助和意见,车资的定价基本上是个政治考量,多过于经济考量,我不知道明年的车资走势会如何,因为明年刚好是个选举年。”
陆交局表示新模式推出后当局会投入更多补贴,新加坡陆路交通管理局受询时指出,当局将在新模式落实后对公共巴士服务投入更多补贴,而“津贴数额将取决于外在因素,例如油价和人力成本,以及内部因素如巴士网络覆盖范围、服务素质水平及车资价格,但若因素保持不变,更激烈的竞标将随着时间带来更高效的巴士系统。”陆交局在上个月宣布新模式时说,巴士路线外包模式推行后,巴士车资仍会定时调整,但会确保人民仍然能负担得起。伦敦市长约翰逊(Boris Johnson)自2008年上任后,便试图扭转政府津贴逐年攀升的趋势。在他任内的六年间,政府津贴金额已从一年5亿6300万英镑,减少至3亿7000多万英镑。除此之外,伦敦交通署也从多方面节流,例如减少给予业者的奖励金和承包费用。巴士公司Go-Ahead London执行董事特雷诺指出,交通署给予该公司的承包费用过去五年来保持不变,有的甚至出现减少。一般上,每条路线的承包费一年可介于300万至500万英镑,承包期为五年,业者表现好可延长两年。他说:“每条路线基本上有两三家业者竞标,我们全都采取割喉式竞争。”代表伦敦公交乘客以保障消费者权益的公交服务监督组织TravelWatch署长贝伦格(Tim Bellenger)受访说:“车资上涨幅度若比通货膨胀率高,伦敦乘客也会难以消受,因此我们力图确保乘客所享有服务是物有所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