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底有一段时间,北京中关二小校园霸凌事件成为热点话题。在纯洁的象牙塔下,隐藏的这个阴暗角落掀起了一角,让大家看到血淋淋的真相……
校园暴力/欺凌是指同学间欺负弱小、言语羞辱及敲诈勒索甚至殴打的行为等,校园欺凌多发生在中小学。这是每位父母都不愿看到的一幕,无论自己的孩子是欺凌者还是被欺凌者。不仅是因为肉体上的伤痛,更让我们心疼的是孩子受到沉重的心理创伤。
校园霸凌频发,拿什么来保护你的孩子?这不禁让人深思
我们不妨来看看新加坡学校、政府会如何对待校园暴力
政府
早在2008年,校园霸凌事件就已经是新加坡国会的一个议题。
政府和社会的关注,自然就营造了一个遏制校园霸凌的大环境。新加坡的学校都有常驻的专业心理辅导员,他们专业的心理辅导为学生提供了积极的引导以及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法律
新加坡严格的纪律处罚也是一个很好的辅助手段:鞭刑。在学校里也有“鞭刑”。校园里这样的惩罚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校园欺凌。
另外,有专家分析,造成校园暴力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一是青少年性格冲动、易怒、不成熟;
二是学校不善管理,对学生的不良行为处理不及时;
三是青少年法律意识淡薄,校园、社会的法治教育缺失。
所以,除了政府和法律的强制措施以外,家庭中的各位家长也要经常给孩子灌输相应的法律常识,教育孩子学会自我保护,及时和孩子沟通,关注孩子反常的表现。
在“校园霸凌”这个教育议题上,家长在与孩子沟通和教育的时候,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原则一:绝对不能以暴制暴
以暴制暴的方式是最不好,也是最无效的。武力和反击并不意味着强大,只是饮鸩止喝。况且很多体格健壮的人,一样会被欺负。终结霸凌的方式,是从自身和心理层面入手,站起来,建立自信。
原则二:绝对不能用爱和保护把孩子孤立
当孩子身陷被霸凌的状况时,一般不太建议转学或者家长接送孩子上下学的密集保护办法。
这样的做法可能让家长觉得不可思议。孩子已经被欺负了,而且上下学路上是学校霸凌方案覆盖不了的最薄弱环节,我们做家长的不保驾护航,难道让孩子暴露在欺负中吗?
借来的强大,不是自己的强大。做家长的,一旦发现孩子遭遇不好的事情,就陪在TA身边保护,那TA自己永远无法在别人打她或是对她叫嚣时,培养起应对的态度。如果,孩子没有建立自我保护的能力,一辈子都有可能暴露在处理不了的危险中。
孩子有时候被霸凌,很可能就是无法融入同侪而被孤立。若家长接送TA,就更让孩子孤立了。我们不能用爱和保护把孩子孤立起来,将她隔离在本应加入的群体之外。同侪的接纳和认可,对孩子的自我价值和认知建立非常重要。
原则三:培养孩子赢得人心的能力
自己的孩子除了有亲人的爱之外,还能有爱别人和赢得爱的能力。所以,我们要培养孩子赢得人心的能力。
以暴制暴,是在孩子内心播下怨恨的种子。心怀怨毒的人,是不会幸福的。只有懂得爱,并能够获得爱的人,才会永远被温暖幸福包围。
希望以上建议能够为家长提供一些帮助,让孩子远离霸凌,茁壮而健康地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