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坡县家长做义工的感悟:我在这里感受到细致入微的人文教育

提起新加坡,估计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花园城市”、“高端教育”等标签,的确,新加坡优越的人文环境和高端教育体系举世公认。近几年,留学生赴新加坡留学的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

 

新加坡为什么会受到众多留学家庭的青睐,新加坡教育有什么魔力?下面我们来看一位在新加坡做义工家长的亲身体会。

 

01

 

2016年1月4日,是我家毛毛正式成为小学生后第一天到新加坡醒华小学报到的日子。

 

由于学校在这一天会有很多的工作需要做,也需要接待很多新生和他们的家长,因此学校在三天前就发信息给所有已经登记在册的义工家长,确认是否能前来协助工作。

 

作为毛毛的家长,我自然是也要好好表现,说好听叫:以身作则,树立榜样。而私心嘛……呵呵!大家都懂得~~

 

 

毛毛的报道时间是上午7点半,但义工家长的报道时间却是6点半(这个钟点,新加坡的太阳还在地平线下面呢)。

 

没办法,既然已经答应了学校,就算是爬也得爬去了。三下五除二的吃完早餐,匆匆忙忙出门,毛毛的学校离家不远,走路15分钟就到了。

 

学校里早已经为义工家长分好了组,各组的负责人在集合了全体人员后就讲解了今天需要大家协助的工作内容。

 

02

 

 

组长给了我一个文件袋,里面有一份小一(1)班的学生名单和一张带有5种颜色的标签的贴纸。名单是用来核对入学新生的姓名的,而贴纸则是用来区分新生放学后的去向的。

 

这个学校有前后两个门、另有学生托管中心和校车接送服务,不同颜色的贴纸就代表了新生们放学后到底是去前门、后门、送去学生托管中心、送上校车还是另行安排等候家长开车来接了(和国内下课后一哄而散的情况相比,这里工作的细致入微程度可见一斑)。

 

 

我很愉快的接受了工作,陆陆续续的,新生和家长们接二连三的来报到了。有的孩子欢欣喜悦,小眼睛放光似的左瞄右望;有的孩子嚎啕大哭,死抱父母不放手;有的孩子懵懵懂懂,看样子貌似精神还在另一世界神游着……

 

新加坡的小学里,学校为了不让孩子们对陌生环境感到过多的不适应而产生恐惧和逃离感,专门安排了高年级(今年安排的是小四年级的学生)的学生来作为新生的在校伙伴,为期一星期。

 

 

高年级的孩子会以学哥学姐的身份指引新生如何使用校内的设备、如何在饭堂购买食物、讲解学校的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等等,新生在有困难的时候也可以找他们帮忙。

 

新加坡学校的这个做法非常值得中国的小学学习,一来可以缓解新生的不适应,二来可以培养孩子们相互爱护和扶助的行为习惯。

 

03

 

 

 

 

 

 

在此劝告那些有打算让自己年幼的孩子来新加坡留学的家长们,好好的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出门还要抱要背的小皇帝、小公主肯定是会被这里的孩子们排斥的。

 

国内的食品安全问题在新加坡是不会出现的,所有申请进入学校贩卖食物和饮料的商贩都必须达到标准并领取执照,否则是不准在校内提供餐饮的。

 

 

毛毛当天买了一份叉烧蛋饭,分量较外面成人的份量一半,但却只售1.20新元,和校外一杯成人装薏米水的售价相同。

 

我也仔细看了一下食物的质量,饭粒饱满晶莹,没有半生熟的情况,原材料更是有质量保证的。叉烧是瘦肉居多,周边看不到那些烧黑的部分。由此可见校内店家对食物处理的细心程度。

 

04

 

 

 

 

可以看出在新加坡,家长们都很放心的让孩子搭乘校车回家,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工作上。

 

 

我是负责协助老师把孩子们送到学校正门的,到了正门,虽然家长们已经在烈日下翘首以盼了,但老师还是一个个的点名,确保每个孩子都安全顺利的交回给他/她的家长。

 

 

课程的安排上也是半小时一节课,尽量的不超出孩子们专注度的极限。而这些都得益于新加坡的教育系统对教师质量的严格控制。

 

新加坡能建设出世界一流的教育体系,真的是下了一翻大功夫。我为自己将女儿送往世界一流学校留学感到踏实和欣慰!

*
*
电邮 *
申请年级 *
国家 *
联络号码 *

最新的留学攻略将通过电子邮件发送到您的收件箱

如未收到,请检查垃圾邮箱或确认邮箱地址是否正确

*
*
电邮 *
报名年级 *
国家 *
联络号码 *